《水滸傳》在中國文學 占重要地位,其成書時間問題,既是涉及中國小說發(fā)展的重大問題,也是涉及中國文學整體發(fā)展的重大問題。本書從《水滸傳》早期傳播史料入手,站在文獻文化學角度對《水滸傳》早期傳播史料進行細致辨析,將文獻學與傳播學結合起來,讓研究結論建立在可靠文獻和有效傳播的基礎之上,來確證《水滸傳》成書的確切時間。這種新的研究方法- -方 面為解決《水滸傳》成書時間問題提供一種新的研究思路, 另-方面也從傳播學角度為從事與《水滸傳》類似研究的學者們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為豐富文獻文化學研究成果、夯實文獻文化學基礎做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該書還體現(xiàn)了文獻研究的樸學辨?zhèn)我庾R。書中《水滸傳》早期傳播相關的文獻史料,進行深入細致的考辦,以澄清前人研究中的誤解,糾正他們結論中的錯誤,得出了有直接證據支撐的可信結論。全書細繹《水滸傳》早期傳播史料后,證明《水滸傳》早期傳播時間不早于明代嘉靖初年,具體為嘉靖三三年至嘉靖九年之間(1524- 1530) 。因而推論,《水滸傳》成書時間與其早期傳播時間接近,應該是在明代中葉而不是通常所說的元末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