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表于1801年的《費希特與謝林哲學體系的差異》,歷來被視為黑格爾的重要作品。表面上看,這部作品梳理了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兩位重要人物——費希特和謝林的哲學體系,并試圖澄清兩者的根本區(qū)別。但實際上,黑格爾通過比較這兩位哲學家的思想,發(fā)展出自己的哲學觀點,尤其是對絕對精神的理解。在黑格爾看來,費希特的哲學過于側重于主觀性,而謝林的哲學雖然更注重自然與精神的統(tǒng)一,但他的嘗試沒有成功克服對立。因此黑格爾認為,真正的哲學應該超越這種主客觀的對立,通過辯證法揭示出絕對精神在自然和人類歷史中的自我展現(xiàn)和自我認識過程。也正是這一洞見,讓本書成為黑格爾后來哲學體系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