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間佛教的三個發(fā)展階段及未來展望 程恭讓
人間佛教是一種立場、觀點和方法 韓煥忠
人間佛教與近世中國的思想、智慧
虛云和尚“看話禪”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王一儒
以眾生為我:論章太炎與人間佛教 廖春陽
瑜伽菩薩戒與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 釋智性
佛教與中國名教之沖突及其理論根源——兼論太虛“人間佛教”對佛教“實”內涵的豐富 林莉莉
從生平行跡看葦舫法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 方祺祎
東亞近代佛教“人間性”的兩種路徑——論中日近代佛教發(fā)展的異同 黃志博
人間佛教與當代人類文明
人間佛教的現(xiàn)代意義和未來價值——以“體驗之功”和“共同體多元化”社會為中心 韓馳
《佛光大辭典》“鳩那羅譬喻”相關詞條評析——兼談完善譬喻類詞條的撰寫建議 劉鄭寧
“越南佛子家庭”的發(fā)展、特色與成就 釋圓發(fā)
一行禪師“正念禪法”的形成 釋慧度
多元現(xiàn)代性視角下的人間佛教——以星云大師為例 李亞珂
星云大師的“五和”思想 李夢媛
以入世之姿傳出世之思——星云大師與人間佛教的傳播生態(tài) 楊臨端
人間佛教與跨宗教文化對話
詮釋學視域的宗教對話——相遇關系、歷史形式與宗教小說 孫建生
交流與使命——民國天主教宗教對話實踐研究 劉定東
義理與修行——《歸真要道譯義》人學思想探微 唐思瑞
淺談民國時期云南圣諭壇經本中的佛道通和——以大理生久品善壇降著《消劫妙經》為例 張書采
《孝論》所見儒釋孝道思想差異——兼論人間佛教的歷史價值 楊家輝
陽明學的近代回響——以太虛法師的論述為中心 王學路
唐君毅的禪宗哲學研究 徐沐明
星云法師人間佛教視域下的《孟子》詮解 鄺妍彬
人間佛教與佛教前沿問題
漢傳佛教紀念日海外轉變:因緣與挑戰(zhàn)——以佛光山東京別院為例 孫泓釋妙崇
反轉倦?。撼叫云矶\的社會行動結構——以星云大師的《佛光祈愿文》為分析中心 張建民
疾病、醫(yī)療與健康——星云大師醫(yī)療思想探賾 李震
疫情下的“政教分離”——日本宗教法人申領“持續(xù)化給付金”事件 王若賓
安樂死、尊嚴死、醫(yī)生協(xié)助自殺——佛教的觀點及對策 張曉亮
試析未婚同居關系下邪淫戒的持守問題 周文風
法相唯識學與具身認知對“掉舉、昏沉”認識程序之比較 張驍謹
東西方學界對人間佛教的認知差異 釋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