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語言、認知和交際維度出發(fā),探究了如何通過翻譯隱喻傳播中國新時代治國理政思想,并考察了譯文的接受度。書中分析了原文隱喻和譯文隱喻在語言與認知層面能否保持一致,探討了這種一致性是否顯示了體驗哲學的普遍性,以及能否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政治領域達成共識。書中還從語言、認知與交際等維度揭示了原文和譯文隱喻之間產生差異的原因。作者利用目的語的大型語料庫,研究了譯文在目的語中的使用情況,為評估譯文的接受度提供了實證方法。本書不僅促進了翻譯學和認知語言學的交叉發(fā)展,也為傳播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指導,對于政治語言學、國際問題研究和跨文化交流等領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