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緒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文化特質
一句“民為貴”抵過半部《道德經》
自古帝王不讀書
說說大清
民國
世界也將這樣劃分
文以載道
第二章 抗戰(zhàn)時期
抗戰(zhàn)時期之文化自覺
抗戰(zhàn)時期之文化形態(tài)
第三章 1949年至195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掃盲”運動
保護婦女運動
愛國衛(wèi)生運動
愛國生產運動
文藝蓄勢待發(fā)
第四章 1957年至1966年
我入學了
關于1965年前后的中國電影
第五章1966年至1976年
1966年至1974年
1974年至1976年
第六章 1977年至1990年
復旦畢業(yè)到北影廠
北影廠的筒子樓
文學的繁榮
新時期的詩歌
美術界的情況
音樂與歌曲
歌曲與樂器
各種文學觀念
第七章 九十年代
歌星和“走穴”
海子的詩
關于電視劇
九十年代的文學
2000年的文藝形態(tài)
第八章2002以后中國文化的基因
關于歌
關于書法
關于雕塑
關于繪畫
關于曲藝
關于戲劇
關于電視、電視文化
關于電視劇
關于電影
看電影那些事
關于文學
網絡文藝
關于讀書那些事
關于讀書
關于文藝和中國人的關系
附錄
我的北語故事:校慶寄語
我的中國感受
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