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新中國歷史哲學研究

新中國歷史哲學研究

新中國歷史哲學研究

定 價:¥98.00

作 者: 宋月紅
出版社: 當代中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5414676 出版時間: 2024-12-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中國建設和發(fā)展偉大實踐的必然性、規(guī)律性是什么,在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和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歷史地位與作用、意義與價值是怎樣的,諸如這些歷史與現(xiàn)實、理論與實踐等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既是黨史研究又是新中國歷史研究在哲學意義上探索和回答的帶有本源性、原理性和前沿性問題。新中國歷史哲學,集中研究新中國歷史的哲學命題和問題、哲學意涵和價值,是從哲學意義上推動黨史研究和新中國史研究的重要領域,也是確立和提升新中國史研究學科地位、發(fā)揮其學科優(yōu)勢與作用的重要領域。

作者簡介

  宋月紅河南淮陽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國社會科學院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秘書長,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無神論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共黨史、國史研究。著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第一作者)、《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史論》《新中國史實考論與編纂學研究》《當代中國的西藏政策與治理》《中央駐藏代表張經武與西藏》等十多部著作。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八屆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著作)二等獎、第十屆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三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yōu)秀對策信息獎對策研究類特等獎,中國藏學“珠峰獎”三等獎。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論新中國歷史發(fā)展 / 001
 
第一章 論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 / 001
 
第一節(jié) “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xù)和發(fā)展”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 / 002
一、關于“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xù)和發(fā)展”重要論述的提出及其基本內涵 / 003
二、關于“當代中國”與“歷史中國”的認識邏輯 / 007
三、關于“當代中國”與“歷史中國”的共同歷史主體與社會基礎 / 010
第二節(jié) 黨的歷史決議與正確黨史觀 / 014
一、黨的第二個歷史決議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 014
二、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的正確黨史觀和理論品質 /  025
三、黨的三個歷史決議與正確黨史觀的確立和發(fā)展 /  036
第三節(jié) 樹立正確黨史觀 / 065
一、正確黨史觀的科學內涵和核心要義 / 066
二、樹立正確黨史觀的根本遵循 / 073
第四節(jié) 堅守黨的文化領導權 / 080
一、堅守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 / 080
二、堅守黨的文化領導權與推動新時代文化建設 / 087
 
第二章 論新中國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 / 097
 
第一節(jié) 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對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探求和發(fā)展 / 099
一、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 / 099
二、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根本政治前提和歷史底蘊 / 104
三、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道路探索和推進發(fā)展 / 108
四、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開辟新征程、邁進新發(fā)展階段 / 110
第二節(jié) 科學認識新中國史發(fā)展規(guī)律與特點 / 115
一、新中國史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發(fā)展史 / 115
二、新中國史體現(xiàn)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階段性與連續(xù)性的統(tǒng)一 / 120
三、加快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戰(zhàn)略基點 / 122
四、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 127
第三節(jié) 牢牢把握新中國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 / 131
一、深刻揭示新中國史的主題與主線 /  132
二、深刻揭示新中國史的主流與本質 /  135
 
第三章 論新中國建設和發(fā)展的歷史進程與歷史邏輯 / 137
 
第一節(jié) 論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造 / 138
一、偉大創(chuàng)造的鮮明主題 / 139
二、偉大創(chuàng)造的根基與靈魂 / 141
三、偉大創(chuàng)造的精神源泉與實踐啟示 / 144
第二節(jié) 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 147
一、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由來與文明底蘊 / 148
二、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道路的探索和開啟 / 151
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的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 / 154
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 159
第三節(jié) 論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 / 164
一、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歷史性成就與寶貴經驗 / 164
二、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里程碑意義 / 171
第四節(jié) 論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與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 / 178
一、中國改革開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  178
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確方向 /  184
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歷史邏輯 / 188
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 196
 
第四章 論偉大建黨精神與歷史主動精神 / 203
 
第一節(jié) 深刻認識和把握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 / 204
一、堅持真理,堅守理想 /  205
二、踐行初心,擔當使命 /  206
三、不怕犧牲,英勇斗爭 /  207
四、對黨忠誠,不負人民 /  209
第二節(jié) 深刻認識和把握黨百年奮斗的初心使命 / 211
一、論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 / 211
二、論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 / 212
三、論走自己的路 / 213
四、論站穩(wěn)人民立場 / 214
五、論走好新的趕考路 / 216
六、論深刻理解“兩個結合”重大意義 / 217
第三節(jié) 論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 221
一、論全過程人民民主 / 221
二、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思想基礎和實踐遵循 / 230
第四節(jié) 論堅持獨立自主與把握歷史大勢 / 237
一、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堅持獨立自主 / 237
二、堅持自信自立 / 243
三、把握時代大勢與贏得戰(zhàn)略主動 / 246
四、把準新的歷史特點與努力提高斗爭本領 / 255
五、論黨對底線思維的運用和發(fā)展 / 260
第五節(jié) 論精神特質的地方實踐 / 267
一、弘揚“趕考”歷史主動精神 / 267
二、紅巖精神是為建立新中國而奮斗的重要精神力量 / 271
三、“八八戰(zhàn)略”科學指引下的“千萬工程” / 274
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fā)展 / 280
 
第五章 論中華文明在新中國史上的傳承發(fā)展 / 291
 
第一節(jié) 論毛澤東的哲學社會科學觀 / 292
一、毛澤東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發(fā)展 / 293
二、毛澤東關于建設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思想 / 310
第二節(jié) 鄧小平與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 / 323
一、論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 324
二、深刻闡明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在思想政治上的根本前提 / 329
三、科學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經驗 / 334
第三節(jié) 堅持正確歷史觀與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史學 / 339
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史學在歷史觀上的演進和發(fā)展 / 340
二、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中引領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發(fā) 展 / 344
三、在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中堅持其所蘊含的歷史觀 / 348
四、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 351
第四節(jié) 以大歷史觀認識和把握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 / 356
一、從歷史發(fā)展的本質上深刻把握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內涵與實質 / 357
二、從“根脈”與“魂脈”深刻闡明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與
“古代文明”的區(qū)別 / 359
三、從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深刻彰顯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與其他文明的區(qū)別 / 361
四、以守正創(chuàng)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xù)歷史文脈 / 363
 
第六章 論構建新中國史敘事體系 / 369
 
第一節(jié) 新中國史研究的基礎、前沿與“三大體系”建設 / 370
一、新中國史研究為時代凝心聚力鑄魂 / 371
二、新中國史史料與“新中國史史料學” / 374
三、“新中國史理論”與“新中國史研究理論” / 378
四、中華文明、中國式現(xiàn)代化與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 / 384
第三節(jié) 論新中國史研究繁榮發(fā)展 / 390
一、新中國史研究學術發(fā)展 / 391
二、深入推進新中國通史研究編纂 / 396
三、新時代新征程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中國史研究 / 401
 
第七章 論新中國歷史哲學與新中國學 / 411
 
第一節(jié) 論新中國史研究與新中國學 / 413
一、新中國史是黨領導人民建設和發(fā)展新中國的社會歷史進程 / 413
二、新中國史研究觀照歷史、社會和時代 /  417
三、以新中國史研究構建和發(fā)展新中國學 /  422
第二節(jié) 論新中國歷史哲學與發(fā)展新時代中國學 / 427
一、新中國歷史哲學與新時代中國學的學科屬性和邏輯關系 / 427
二、論新中國歷史發(fā)展的“真實性”“歷史性”“時代性”/  429
三、新中國歷史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與新時代中國學的基本內涵 / 433
 
后 記 / 44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