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成長歲月
19世紀的丹麥
父與子
少年與青年早期
“大地震”
第2章 十字路口
摸索回歸的道路
蕾琪娜
悔婚
分手
第3章 美學和哲學著作時期
學業(yè)的結束與短暫的柏林之旅
轟動的處女作:《非此即彼》
辛勤而多產的一年:《重復》和《恐懼與顫栗》
天才的創(chuàng)造:托名與托名作品
《海盜》事件
第4章 使命
轉向:宗教著作
34歲
創(chuàng)作的巔峰
筆耕不輟:大量著作的持續(xù)問世
第5章 生存的境界
對存在的思考
個體的人
審美階段和倫理階段
宗教階段
第6章 正面交鋒與偉大的滅亡
大主教的更替
最后一役
真正的基督徒
天才的消逝
第7章 克爾凱郭爾畢生的事業(yè)及其影響
出版著作及其分類
日記
作為作家的著作事業(yè)
“存在主義之父”
附錄
年譜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