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于陛傳

白話明史 作者:清·張廷玉 等


  陳于陛,字元忠,大學士陳以勤的兒子。隆慶二年(1568)的進士。選任庶吉士,授職為編修。萬歷初年,參與編修世宗、穆宗兩朝的實錄,擔當日講官。調任侍講學士,晉升為詹事,負責翰林院。奏請皇帝早日建立東宮。萬歷十九年(1591),任命為禮部右侍郎,掌管詹事府的事務。第二年改任吏部職,晉升左侍郎,教導庶吉士。奏稱嫡長子不應該分封為王,奏請及時冊立太子以便儲君的培養(yǎng),并請求皇帝早上臨朝處理政務,都沒有答復。他又在第二年晉升為禮部尚書,仍然負責詹事府的事務。

  陳于陛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國家的歷史。做了史官,更加研究經邦濟世的學問。因為前代都撰修了國史,奏疏說:“我考察史學家的方法,紀、表、志、傳稱為正史。宋代距離我朝較近,制度更加可以考究。真宗祥符年間,王旦等人撰修呈獻太祖,太宗兩朝的正史。仁宗天圣年間,呂夷簡等人增補了真宗朝,命名為《三朝國史》。這就是當朝的君臣自己撰修當朝正史的明顯例證。我朝的史籍,只有列圣的實錄,正史空缺不講。觀看朝野的撰書,可供采選不用考慮的就有數百種。倘若不及時收集,歲月久遠,卷帙散失脫落,老人漸漸去世,事跡缺乏論據。想成為信史,將不可能求得。只有陛下馬上頒布明令,設館局編輯,使一代的經籍制度、典章,顯然可以考察,鴻謀偉烈,光照天地,難道不是萬世不朽的盛事嗎?”詔令依從他。萬歷二十二年(1594)三月,便命令詞臣分類編纂,由陳于陛和尚書沈一貫、少詹事馮琦擔任副總裁,而內閣大臣任總裁。

  當年夏季,首輔王錫爵辭職,于是任命陳于陛兼任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與機要事務。上奏陳述要皇帝親近大臣、錄用遺老賢士、獎勵京城之外的官吏、核查邊關糧餉、儲蓄將才、選任邊防官吏等六件事。最后說:“肅皇帝雖然精明,而末年卻貪贓瀆職成風,邊疆多事,是厭倦勤政的緣故?,F在皇上一方操持,百職不修行,不趕緊圖謀更新,往后將怎能平安?”皇帝下優(yōu)詔答復他,卻不采用他的建議?;实垡攒娬Р鞛槊?,斥責了兩都三十多名言官。陳于陛與同官一再申訴救助,并單獨奏疏請求皇帝寬恕,都不接納。因甘肅擊敗賊民的功績,加封為太子少保。乾清、坤寧兩宮遭災,奏請面奏皇上,沒有答復。請求罷免自己官職,皇帝也不同意。當年秋季,二品的考績滿了三年,改任文淵閣職責,晉升為太子太保。

  當時內閣的四個人,趙志皋、張位、沈一貫與陳于陛都是同年出生,遇事彼此沒有齟齬。但是皇帝拒絕勸諫更加嚴重,上下彼此隔膜。陳于陛憂形于色,因不能進行補救,在供職的地方多次注視日影嘆息。萬歷二十四年(1596)冬季,病逝在職任上,史籍之事也最終作罷。贈封少保,謚號文憲。整個明代,父子任過宰輔的,只有南充的陳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