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77、78年我高考:張藝謀劉震云易中天的高考記憶

當年的天之驕子,如今多已功成名就。時代造就了他們,國家選擇了他們。

1977年12月,關(guān)閉10余年的高考大門終于重新開放,全國570萬人心懷理想走進考場。這也是恢復高考以來,唯一一次在冬天舉行的考試。參加考試的人群年齡懸殊,長者已過而立之年,少者尚未加冠。1978年春季和秋季,先后兩撥人終圓大學夢,由此開始了改變命運的角力,他們共同的標志是77級、78級。當年的天之驕子,如今多已功成名就。時代造就了他們,國家選擇了他們。

張藝謀

北京電影學院  

77、78年我高考:張藝謀劉震云易中天的高考記憶

圖為張藝謀

“回想起來,如果沒有高考,很難說會有現(xiàn)在的一切?!?/p>

高考記憶:張藝謀,1951年生,陜西西安人,著名導演。張藝謀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在此之前,他下鄉(xiāng)插隊,做了三年農(nóng)民,后又調(diào)進咸陽棉紡織廠,當了七年的搬運工。1978年,北京電影學院到西安進行全國恢復高考后的首次招生,張藝謀經(jīng)過一番曲折的爭取,被破格收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他回憶自己的高考時說:“我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我聽說北京電影學院到西安進行全國恢復高考后的首次招生,趁著去沈陽出差的機會,我?guī)е话笫斓碾u蛋,從自己拍攝的一大堆攝影作品中挑出60幅作品,跑到北京電影學院招生的考場。進了電影學院,我發(fā)現(xiàn)同學大多是電影或藝術(shù)世家子弟,像我這種從外地來的很仰視他們。我不覺得電影學院是我能進的學院,我覺得它更像一個貴族學校。”

“其實,我當初想要上大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謀出路,再實際點兒說就是得到免費教育,包分配。只要是大學生出身,地位就不一樣。1982年,我從學校畢業(yè),被分配到廣西電影制片廠。這時候,我的人生才再次開始?;叵肫饋?,如果沒有高考,很難說會有現(xiàn)在的一切。”

俞敏洪

北京大學

 

77、78年我高考:張藝謀劉震云易中天的高考記憶

圖為俞敏洪

“我拿到通知書一看是北京大學,當時就樂瘋了?!?/p>

高考記憶: 俞敏洪,1962年生,江蘇江陰人,新東方教育集團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曾在1978年和1979年兩次參加高考,都名落孫山。但懷抱著“不斷面對失敗的人,成功的機會比普通人多得多”的信念,俞敏洪在1980年又一次參考,考取北京大學。

俞敏洪在《我的三次高考》中寫道,“8月底的一天,我和我媽在地里種菜,大隊的人找到我說縣里有電話來。我急忙跑過去,縣教育局長對我說你的錄取通知下來了。我拿到通知書一看是北京大學,當時就樂瘋了?!?/p>

顧長衛(wèi)

北京電影學院

 

77、78年我高考:張藝謀劉震云易中天的高考記憶

圖為顧長衛(wèi)

“高考就像一道光。”

高考記憶:顧長衛(wèi),1957年12月12日出生于西安。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中國電影導演、攝影師,“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他回憶高考說,“那就像一道光。”

顧長衛(wèi)是1976年高中畢業(yè)的,按常理應到農(nóng)村插隊落戶,但因為政策原因,他被留在城里等待分配工作,希望能得到進街道工廠當工人之類的機會。但“混”了兩年后,這樣的機會也沒輪到他頭上,最多就是打打臨時工。

1978年的高考,顧長衛(wèi)打定主意報考電影學院碰碰運氣。此前他并不知道還有北京電影學院這樣一個大學,只是因為學過畫畫,而電影學院攝影系是要考畫畫的。另一個原因是,顧長衛(wèi)曾在初三的時候和二十幾個同學在當?shù)氐纳倌陮m做義工,為他們畫一些海報、宣傳畫之類,經(jīng)常能得到免費的電影票,這段時間讓他有機會看了許多電影。考慮到電影學院招生考影評的環(huán)節(jié)應該不是難事,顧長衛(wèi)說,“事實證明,我們比父輩們要幸運很多。”

易中天

武漢大學  

77、78年我高考:張藝謀劉震云易中天的高考記憶

易中天

“我高中時基本上把中外名著都讀完了,以至于我的語文老師說你的語文課可以不用上了?!?/p>

高考記憶:易中天,1947年2月8日生于湖南長沙,中國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6歲隨其父易庭源來到湖北武漢,在武漢接受了小學、初中、高中教育。1965年,高中畢業(yè)后的易中天受蘇聯(lián)小說《勇敢》的影響,自愿報名支援新疆,在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農(nóng)八師一五O團工作、生活了10年。

易中天曾表示,那個年代的教育很寬松?;旧纤械淖鳂I(yè)在放學之前都完成了。“我高中時基本上把中外名著都讀完了,以至于我的語文老師說你的語文課可以不用上了,我的語文課可以用來做數(shù)學作業(yè)。”

易中天1975年-1978年在新疆烏魯木齊鋼鐵公司子弟中學任教,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擔心自己與學生同場考試的尷尬,放棄了當年冬天的考試,1978年直接考上了武漢大學的研究生。1981年,易中天畢業(yè)于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

劉震云

北京大學 

77、78年我高考:張藝謀劉震云易中天的高考記憶

劉震云

“如果沒有77、78的高考,我有可能跟我表哥一樣,會是建筑工地一個搬磚的?!?/p>

高考記憶:劉震云,1958年5月生于河南新鄉(xiāng)延津縣,著名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茅盾文學獎得主。

劉震云回憶,“1977年和1978年那兩屆,有那么多考生,11年的積壓,突然出現(xiàn)一條知識的通道,給人打開另外一個窗口。因為大家一無所有,當世界出現(xiàn)一種機會的時候,還是想把機會給抓住?!?/p>

14歲時,因為長得高,家里給虛報了年齡,劉震云參軍去了甘肅?;厝渴歉瓯跒?,特別干燥,嘴唇好多天全是裂的,老是流鼻血。雖然生活環(huán)境不是特別好,但有時間可以學習。劉震云說:“我知道77年可以開始高考,我就跟副指導員萬為東談‘要不我別當兵了,我回家去考試去吧’,他說‘你回去也行,我也給你用不上勁’,所以我就回家了?!?/p>

回到河南老家,劉震云在一所中學當上了民辦老師,白天上課,夜晚復習。那盞小煤油燈,照亮寒夜里冷透的屋子,也點燃他心里模糊的念想。他得去延津以外的地方。劉震云說:“就是一盞小煤油燈,有著像豆一樣的那種燈頭的亮。寒風吹著,窗戶密封的又不太好,每個考生都跟一個小鬼似的,影影綽綽。第二天早晨,你發(fā)現(xiàn)每個人鼻子里全部都是那個煤油燈熏出來的那種特別黑的東西?!?/p>

肖復興

中央戲劇學院 

77、78年我高考:張藝謀劉震云易中天的高考記憶

肖復興

“沒有電,就點著煤油燈復習功課,那一年能考上大學也是非常不容易的?!?/p>

高考記憶:肖復興,1947年出生,中國著名作家。

1978年的春夏時分,肖復興正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之中。短短數(shù)月之中,這個高三畢業(yè)班的語文老師,參加了兩次高考,先后是中央戲劇學院的招生考試和全國普通高考,更為重要的是,時年31歲的他,當時正處于中央戲劇學院招生年齡的上限,如果考不上,他可能將永遠被拒之門外。

“我知道機會不可能像夏日樹上開的花朵一樣,開完一朵接著還會有下一朵?!痹谛团d的眼中,高考的往事歷歷,卻像曠世一樣久遠。

1978年,他抓住了機會,想在最后的機會再次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罢l想到教育局通知,此次報考大學,凡在校教師只能報考師范院校。這無疑是當頭一棒!我已經(jīng)報名并準備復習考中央戲劇學院了,況且這是我第二次考這所學院。我一再申明這個理由,并下定決心先考再說?!?/p>

為了保險起見,肖復興在隨后的夏天,和他的學生們一起,又參加了一次普通高考,報的是北京師范大學?!拔蚁氩还茉鯓?,我肯定能考上一所。”為此,已經(jīng)31歲的肖復興,開始突擊自己最薄弱的數(shù)學,從中學教研組借來中學期間的數(shù)學課本復習,“我考的還不錯,數(shù)學這科只錯了最后一道幾何題,扣了25分,其他一題沒錯,最終考了個全區(qū)第一?!?/p>

最后,學校同意肖復興去中央戲劇學院報到,并讓他帶著工資入學?!澳菚r我們這所中學的老校長是西南聯(lián)大畢業(yè)的一位教育家,他只要求我報到之前和年輕的老師搞一次座談,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他握著我的手,望著我的那慈愛的目光?!?/p>

李東生

華南理工大學 

77、78年我高考:張藝謀劉震云易中天的高考記憶

李東升 

“沒有電,就點著煤油燈復習功課,那一年能考上大學也是非常不容易的?!?/p>

高考記憶:李東生,1957年7月出生于廣東省惠陽專區(qū)(今惠州市)。中國著名企業(yè)家,TCL董事長。

李東生回憶,自己是74年中學畢業(yè)的,畢業(yè)之后就下鄉(xiāng)?!案呖嫉臅r候我正在農(nóng)場。我記得當時考試是在77年的年底,那一年冬天特別冷,我們又被調(diào)去搞會戰(zhàn),平時還有房子,而那段時候就要住草棚,風一刮過來,外面吹大風,里面是刮冷風,沒有電,就點著煤油燈復習功課,所以那一年能考上大學是非常不容易的?!?/p>

1977恢復高考后,李東生直接從農(nóng)場考入華南工學院(現(xiàn)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系。他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四年的時間,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學習中,從宿舍到教室、圖書館和食堂,基本上是四點一線,無暇顧及其他。

大學的學習,李東生掌握了豐富的無線電知識。當時中國的彩電行業(yè)還處于洪荒期,學技術(shù)的李東生感到,光是立志成為陳景潤那樣的科學家是不夠的。

1982年大學畢業(yè)后,李東生選擇了回惠州老家,被分配到惠州科委當機關(guān)干部。李東生卻不滿足,自己聯(lián)系了一家合資企業(yè)“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只有40人的企業(yè),但那時已算是惠州跟電子沾邊的“大廠”了,也是以后發(fā)展起來的TCL集團的第一家企業(yè)。憑著踏實、執(zhí)著的工作態(tài)度,李東生得到了領(lǐng)導和同事的肯定,逐步做到了車間副主任、主任,28歲時被任命為TCL通訊設(shè)備公司總經(jīng)理,實現(xiàn)了人生的第一次飛躍。現(xiàn)在,他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商界領(lǐng)袖之一,帶領(lǐng)TCL集團在全球消費電子行業(yè)中脫穎而出,開創(chuàng)了中國企業(yè)國際化之先河。

少年強則國強,文藝新青年祝高考學子超常發(fā)揮、金榜題名!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