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明代收藏界頂流項元汴和嘉興天籟閣

“一座天籟閣,半部中國書畫史”——這句流傳至今的評價揭示了明代大收藏家項元汴的非凡成就。宋孝宗趙昚親筆詔書、項元汴唯一傳世肖像畫、文徵明真跡……

“一座天籟閣,半部中國書畫史”——這句流傳至今的評價揭示了明代大收藏家項元汴的非凡成就。

宋孝宗趙昚親筆詔書、項元汴唯一傳世肖像畫、文徵明真跡……這些散落全國的天籟閣舊藏,在明代收藏家項元汴誕辰500周年之際,首次大規(guī)?!胺掂l(xiāng)”集結,回到天籟閣所在的浙江嘉興。“天籟回響——項元汴誕辰500周年書畫特展”近日在嘉興博物館對外展出,揭開了嘉興紀念這位“古今私家收藏第一人”的文化篇章。

一座天籟閣:半部中國書畫史

項元汴(1525-1590),字子京,號墨林居士,嘉興人。這位明代收藏界的“頂流”人物,有著矛盾的身份標簽:他出身名門望族,卻以商人身份經(jīng)營典當業(yè),無意科舉;他坐擁金山銀海,卻將畢生資產(chǎn)傾注于書畫收藏。項元汴憑借過人眼光與雄厚財力,在數(shù)十年間構建起冠絕天下的收藏體系。其天籟閣收藏涵蓋460余位歷代書畫家作品,總數(shù)達1400余件(一說2190件),從東晉王羲之父子到明代沈周、文徵明,跨越千年書畫史。故宮博物院現(xiàn)藏書畫約4600件,而項氏一人收藏竟近其半,質量之精更令人驚嘆——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懷素《苦筍帖》、宋徽宗工筆、米芾《清和帖》皆曾棲身于此。

展出現(xiàn)場。嘉興博物館 圖



步入嘉興博物館展廳,時光仿佛倒流500年。1525年,當項元汴在嘉興瓶山南麓降生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商人之子將構建中國收藏史上最璀璨的私人寶庫。

“一座天籟閣,半部中國書畫史”,天籟閣是項元汴的藏書閣名,據(jù)考證,天籟閣收藏涵蓋1400余件書畫珍品,貫穿東晉“二王”至“明四家”的千年藝術史,匯聚460多位歷代書畫家作品。

本次特展由嘉興博物館聯(lián)合天津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16家文博機構合力打造,展出50件珍貴文物和55件臨摹創(chuàng)作作品。其中5件國家一級文物、22件二級文物的陣容,創(chuàng)造了天籟閣舊藏400多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集中展示135。

“展覽中四川博物院的《宋孝宗趙昚答虞允文詔書卷》最具特殊意義?!碧卣共哒谷私榻B,這件近千年歷史的國寶不僅是宋孝宗親筆墨跡,卷首卷末還鈐有文徵明、項元汴等多枚收藏印。

▲南宋宋孝宗趙昚手詔卷(局部)



令人驚嘆的是這一作品的雙重“嘉興印記”:宋孝宗是歷史上唯一出生嘉興的皇帝,而項元汴則是土生土長的嘉興人。一件文物串起兩位相隔數(shù)百年的嘉興歷史人物,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

南宋宋孝宗趙昚手詔卷(局部) (四川博物院藏)



在展廳中心位置,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明馬圖項元汴畫像》引人駐足。這幅存世唯一的項元汴標準肖像,運用淡墨勾勒輪廓與色彩渲染,生動展現(xiàn)了這位儒商的睿智形象。

《明馬圖項元汴畫像》



“項元汴沒有一部著作,給人印象最深的只有鈐蓋在歷代佳作之上的各類印章?!庇兴囆g史學者認為,在很多明清筆記中,這位沒有功名的商人常被文人恥笑為附庸風雅的商人,但當觀眾站在《明項元汴竹石立軸》前,看到項元汴親筆創(chuàng)作的山水畫時,其藝術造詣遠超歷史偏見。

明代項元汴《竹石圖軸》   遼寧省博物館藏



展覽精心梳理了四條文化脈絡,“項元汴與天籟閣”展示其生平與收藏理念,“天籟閣的曠世收藏”呈現(xiàn)從東晉到明代的書畫體系,“天籟閣的歷史貢獻”揭示其對董其昌等大師的深遠影響,“天籟閣藏品的轉化”探索傳統(tǒng)藝術的當代表達。

在“項元汴朋友圈”專題區(qū),文徵明、陳淳、曾鯨等明代大家的傳世之作交相輝映。一件文徵明行書七言詩扇面,見證著項元汴藝術道路上的關鍵情誼——青年項元汴初識文徵明時,這位“明四家”之一已至垂暮之年,卻仍悉心指導這位對書畫充滿熱情的小輩。據(jù)統(tǒng)計,項元汴收藏文徵明字畫至少有30幅,其中不少是應他之邀特意創(chuàng)作的。

▲明代文徵明《窗前鳴珮手卷》(局部) (君匋藝術院藏)



明代《窗前鳴珮手卷》是文徵明偶然經(jīng)過好友湯珍的園亭,逗留一天,交談中,說起東晉王徽之喜歡在園中栽竹的典故,湯珍便出絹索畫,文徵明回去后就畫了這幅。文徵明愛竹,他把窗前之竹在風中揺弋中所發(fā)出“唦唦”聲,意喻為玉佩之鳴響,這就是“窗前鳴佩”四字的由來。

畫面山水環(huán)抱,蒼松翠柏,參天古樹下,有茅屋數(shù)間。茅屋里一人席地跪坐,正聚精會神地展畫拜讀。小溪上橫臥板橋,一人緩步策杖而歸。

明代文徵明行書七言詩軸 (平湖市博物館藏)



文徵明的《行書七言詩軸》,結構端緊不拘,運筆勁逸不縱,欹側多姿,力求險絕。明代寫意花鳥畫的代表人物陳淳《松石圖軸》,墨韻清雅,用筆簡潔古勁。。

明陳淳松石圖軸 (君匋藝術院藏)



文化樞紐:塑造明代藝術生態(tài)的天籟閣

天籟閣不僅是藏寶閣,更是明代江南的文化會客廳?!昂蕊L雅之士,取道嘉禾,必訪元汴,而登其所謂天籟閣者”——《嘉禾徵獻錄》的記載描繪了當時盛況。

與明代著名的藏書閣“數(shù)百年間僅十余人入內”的封閉形成鮮明對比,項元汴對藏品持開放態(tài)度。在眾多藏家“好自矜嗇,獨享其成”的環(huán)境下,這種無私尤為珍貴。

《韭花帖》中的“天籟閣”印。(注:非此次展覽作品)



展廳中一幅仇英《竹院品古玩》的復制品,再現(xiàn)了當年文人雅集場景。這位“明四家”之一曾被項元汴聘請到天籟閣坐館十余年,成為項元汴最大的藝術贊助對象。

天籟閣約收藏仇英畫作五十件,包括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最令人感慨的是董其昌與天籟閣的淵源。二十多歲的董其昌曾游學嘉興,與項元汴之子項穆為同門。項元汴賞識其才,以所藏供其學習臨摹,這成為董其昌藝術生涯的轉折點。

明代天啟七年曾鯨繪胡爾慥肖像圖軸。(德清縣博物館藏)



“三五年間游學就李(嘉興),盡發(fā)項太學子京所藏晉唐墨跡,始知從前苦心徒費年月?!倍洳砟暝凇赌U軒說》中深情回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范景中在本次紀念活動中強調:“項元汴塑造了嘉興文化,某種意義上,他塑造了明朝的文化”。

展覽期間,嘉興大學舉辦“天籟重光:項元汴鑒藏500年與傳統(tǒng)藝術精神的回響”文化交流活動。來自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機構的30余位學者,圍繞“項元汴收藏的價值和意義”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范景中在發(fā)言中表示:“項元汴的收藏是中國書畫研究的基石之一,正是這些藏品,讓我們得以自信地闡述中國繪畫的精妙及其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嘉興當?shù)剡€同步發(fā)布四項研究成果:《嘉有群賢——嘉興名人錄》《嘉興書畫文獻集成》《嘉興歷代書畫名人錄》和《嘉興項氏家集》。據(jù)悉,此次展覽持續(xù)至7月27日。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