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國窖1573“世界因你而美麗——第17屆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在北京鳳凰中心圓滿落幕。盛典以“人生關鍵選擇”為主題,通過創(chuàng)意燈光秀+數(shù)字敘事融合,立體地呈現(xiàn)出獲獎嘉賓的人生軌跡與精神境界。
全體獲獎、頒獎嘉賓與主辦方領導、主持人大合影
香港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演員、歌手費翔,環(huán)球航海家徐京坤,以及兩個團隊獲獎者“中國空間站青年建設者團隊”、“中國乒乓球隊”獲頒“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作家、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總制作人白先勇獲“影響世界華人特別致敬大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航天英雄楊利偉作為特別頒獎嘉賓親臨現(xiàn)場。
徐威致辭
鳳凰衛(wèi)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在致辭中表示,華人盛典始終以全球視野記錄華人群體的真實足跡,挖掘中華精神的人文內(nèi)涵,傳遞中華文化的溫度和力量?!拔覀円蛑腥A文化而團聚,因華人精神而共鳴。本屆盛典獲獎者,讓大家看到了拼搏不止的自驅(qū)力、全球華人的凝聚力,更看到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p>
“乒乓日記”故事
據(jù)悉,本屆盛典由鳳凰衛(wèi)視集團聯(lián)合海內(nèi)外多家華語媒體共同發(fā)起,將于7月26日在鳳凰衛(wèi)視中文臺、香港臺、歐洲臺、美洲臺同步播出。
費翔曬“1987春晚版”Labubu
從藝40多年來,費翔不斷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跨越國界,促成文化傳播與交流。1987年春晚,他作為第一位從中國臺灣跨越海峽的歌手,改變了其時內(nèi)地流行音樂發(fā)展的脈動與走向,那搖擺的身姿宛如“冬天里的一把火”,而“歸來吧,歸來喲”的深情演繹,更唱出了浪跡天涯游子的心聲。
近年來,費翔更是接受跨界挑戰(zhàn),在不同領域向世界傳遞中華文化。電影《封神》海外參展,他親自翻譯英文字幕,僅“封神榜”三個字便反復推敲兩周,由最初的意譯“The Investiture of the Gods”(眾神的授職),最終確定為漢語音譯“Feng Shen Bang”。這一選擇既避免了冗長的意譯,又直接傳遞原詞的文化符號意義。就此他說,“這不是簡單的翻譯,要讓外國人能真正看懂中國的神話?!?/p>
費翔獲獎
中國新聞社副社長陳建輝為費翔頒發(fā)了“影響世界華人大獎”。主持人郭洋子還為費翔送上特別驚喜,“1987春晚版”Labubu——兩個火遍全球的文化符號,在華人盛典的舞臺實現(xiàn)了跨越時空的夢幻聯(lián)動。這件全球唯一的定制版玩偶,精心還原了費翔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時的造型:黑色領結(jié)、紅色綢緞西裝以及高腰褲,甚至連胸口綴著的金屬領花都復刻得惟妙惟肖。事后,費翔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曬出獎杯和玩偶,并表示“感謝!感恩!”。
當晚活動結(jié)束后,費翔在個人社交平臺曬出獎杯和玩偶 圖片取自費翔新浪微博頁面
費翔現(xiàn)場表示,他特別喜歡盛典主題“世界因你而美麗”,因為每個人生命中的意義不可能是自己,“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為世界付出,讓世界更美好”。
昆曲義工“大隊長”白先勇回贈《牡丹花開二十年》
作家白先勇晚年一直致力于推動昆曲復興,被稱為“昆曲義工”。他作為總制作人的青春版《牡丹亭》已在全球巡演超過500場,成為“新世紀昆曲復興第一劇”。伴隨著《牡丹亭》-《游園驚夢(山桃紅)》的經(jīng)典唱段,現(xiàn)場大屏幕串起白先勇用昆曲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故事。
青春版《牡丹亭》原班人馬,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扮演者、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沈豐英、俞玖林,以及春香的扮演者沈國芳,向全球華人分享出演感受,表達對昆曲的熱愛和對白先勇先生的敬意。
白先勇獲獎
白先勇特別委托對“昆曲進校園”意義重大的老朋友,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chǎn)業(yè)研究院院長向勇代為領獎,并帶來給“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的特別禮物——親筆簽名的一本《牡丹花開二十年》。
盛典現(xiàn)場,白先勇通過視頻連線向全球華人分享獲獎感言:“我稱自己是昆曲義工的‘大隊長’,實際上在我身后,有一大批來自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的熱心于復興中華文化的朋友大力支持并積極參與其中。我此次領獎,是代表整個青春版《牡丹亭》的團隊來接受這份殊榮?!?/p>
人形智能機器人“小星max”送上獎杯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及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姚期智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鳳凰衛(wèi)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為姚期智頒獎。而把獎杯送到頒獎者手中的,是一位“特殊的朋友”——由姚院士領導的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團隊研制的人形智能機器人“小星max”。
機器人“小星max”送上獎杯 攝影 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
圖靈獎素有“計算機界諾貝爾”之稱,2000年,姚期智憑借開創(chuàng)性成果,成為圖靈獎設立半世紀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2004年,這位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回國出任清華大學教授。2005年,姚期智在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班)。2011年創(chuàng)辦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及量子信息中心。2024年,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正式成立,姚期智擔任首任院長。
姚期智院士發(fā)表獲獎感言
姚期智院士在盛典現(xiàn)場表示,科學研究創(chuàng)新是國家當前最重要的推動力之一,需要所有的科技人共同努力,“我很感恩有機會在這個重要的時刻,能夠在這個偉大的事業(yè)里面貢獻出一點小小的力量?!?/p>
這位今年已經(jīng)79歲高齡的院士還向夫人儲楓女士表達了感謝,“我們結(jié)婚已經(jīng)有53年了。同舟共濟,互相支持、互相熱愛,相伴走過這么多年。在這里,我想當著所有的華人世界說一聲,我愛你。”這番真情告白贏得了臺下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