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蔭杭(楊絳父親)當時同時又重操律師舊業(yè)。他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職業(yè)可做,一是醫(yī)生,二是律師。他不能做醫(yī)生,只好當律師。
2017-10-12
港臺文學選讀在被投資企業(yè)家眼里,“楊志是一個非常睿智、非常果斷的投資人。他淵博的學術功底使其能夠跟創(chuàng)業(yè)者在公司發(fā)展決策上形成共鳴,從而減少溝通成本?!?/p>
2017-10-12
知識分子黎紫書出生于1971年,按照馬華文學的代際劃分,就是所謂的“七字輩”。在那個發(fā)表途徑有限的社會里,參賽競逐文學獎是許多馬華作家進入文壇的主要途徑。黎紫書也是這樣。
2017-10-09
澎湃新聞你只看到她現(xiàn)在外交官夫人的優(yōu)雅和海外知名作家的光環(huán)……,卻不知她半生戎馬邊疆,歸來后才澄澈凈明,翩然如精靈。
2017-10-09
書房記我曾經(jīng)努力學過普通話,但我一學說,舌頭就發(fā)硬,像大街上走模特兒的一字步,有醋熘過的味兒。自己都惡心自己的聲調(diào),也便羞于出口讓別人聽,所以終沒有學成。
2017-10-08
十點讀書在他去世之后,一眾朋友都為他揮筆寫下挽聯(lián)。熊寫下:小李飛刀成絕響,人世不見楚留香。倪匡寫下:你已竟去遠了,我還會久留嗎?
2017-10-08
港臺文學選讀顧爺,本名顧孟,一般文藝青年,藝術愛好者。因閑暇時在網(wǎng)絡媒體以詼諧幽默的口吻普及藝術知識而受到廣泛關注,擅長把高深的藝術從平易近人的獨特視角用閑聊的語氣進行傳達。
2017-10-06
澎湃新聞村上不愛上鏡,不喜歡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村上說,我是一個比比皆是的普通人,走在街頭并不會引人注目,如果沒有寫小說,大概不會受到關注,會極為普通地度過極為普通的人生。
2017-10-03
新經(jīng)典雖然他堪稱一代國學大師、“紅學“先驅(qū),還著作等身、桃李天下、聲名遠播,但比起他的文學造詣,世人似乎對其過分曲折的愛情史更有興趣。
2017-10-03
港臺文學選讀閻連科的作品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即使隱去名字,也一眼能讀出是閻氏作品。他有獨創(chuàng)的句式,可觸摸的語言質(zhì)感,上天入地的通感修辭,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故事荒誕不經(jīng),人物荒謬離奇…
2017-10-03
提起法蘭西的浪漫主義文藝,人們心中會浮現(xiàn)出被稱為“浪漫三杰”的幾個響亮名字:代表法蘭西浪漫主義文學的雨果、畫家德拉克洛瓦以及音樂家柏遼茲。
2017-10-03
經(jīng)濟觀察報書評我國考古學界的權威期刊《考古》1983年第4期刊發(fā)了一則簡訊,標題是“日本著…